当前位置:首页  > 示范性高中 > 课程建设
仙游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01】 【作者:xyyz】 【关闭窗口】
 

 仙游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作为构建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具体目标之一。同时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10%12%。”这些都足见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我校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整体质量,发展学校特色,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特制定仙游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评估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教基[2003]6),提高学校课程建设及实施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现给合我校实际,对校本课程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地发展;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开发的课程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注重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融合及渗透,农村学校应紧密联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城市化进程等实际。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

()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规定相同。学校要保证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获得所需学分。

() 校本课程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校际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学校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要避免和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简单重复、加深、拓展。

() 校本课程的实施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防止单纯以纸笔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价学生和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为学生全面而生动地发展提供课程保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2.民主参与原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课程资源和课程特色培育。

3.量力而行原则: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原则。校本课程是国家的课程计划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必须遵循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研究整体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改写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成熟的经验推广,将必须解决但又尚未论证的内容局部试验。从实际出发,挖掘引用各种课程资源,逐步推进。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5.生成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事先不可能考虑得十分周全,必须在开发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修订,在实践中将其逐步充实完善。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

() 学校应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检查与评估,协调各学科组与年级组的工作。教研室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建设等。承担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学科组和教师要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反映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为课程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 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须获得6个校本课程学分,具体修习时间及要求按照学分管理指导意见执行。

() 学校要切实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基地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物质保障。要建立校际资源共享机制,积极争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 学校要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保证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充分考虑具体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相应保障。

() 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积极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学校制订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须经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批不得在学校中实施。

校本课程是学校范围内实施的课程,除教师使用的材料外,不单独编写面向学生的教材。

应选聘具有经验的教师和课程专家成立学校课程建设支持小组,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给予指导、评价和激励,要设立专项经费,帮助学校与教师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程序

学校应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研究、分析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评估可提供的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做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包括需求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及保障措施等。学校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并及时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目录和说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模块。学校要适时对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作出客观评价,并加以调整、完善。

1.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

1)分析阶段

分析学生:学生的基本状况、学生的需求状况;

分析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哲学思想、传统特色等;

分析教师:教师的素养、能力、特长、优势;

分析资源:校内外教育资源;

分析社区:社区氛围、家长状况、社区特色。

分析阶段需要形成的材料: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条件及资源状况分析。

2)选题阶段

根据分析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及项目框架

第一步: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及开发意向;

第二步:在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中征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项目、专题(特别应注意教师个人的选题);

第三步:学校广泛听取意见,对所征集的选题进行筛选;

第四步:由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查开发项目或主题。

选题阶段应形成的材料: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项目说明。

3)设计阶段

根据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审定的项目,组织教师及有关人员进行项目或专题设计

第一步:落实项目的分类(可采用招标制、自荐制、小组承担制、群体开发制等方法);

第二步:组织校本课程开发人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校本课程开发纲要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一般内容,它包括主讲教师、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及教学材料。二是具体内容,它包括目标陈述、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第三步:具体进行课程开发纲要的编写与材料的撰写;

第四步: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查并通过纲要。

4)实施阶段

A.校本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形态

必修校本课程(共性:体现学校特色、传统)

选修校本课程(个性:体现个性发展需要)

B.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有讲座式、自学式、研讨式、体验式、实践式)

C.校本课程评价(有主体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多元评价等基本评价思路)

2.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类型

A.特色类: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社区特色的校本课程。

B.社会类:开发与学校紧密相关的并具有开发价值的事件、人物、团体、单位及其它。

C.兴趣类

D.科技类

E.艺体类

F.人文类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评估方案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评估方案》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本评估方案的制定,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确立18项评估指标,对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方案的制定和评价标准充分考虑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实际,评价指标尽量设置全面,权数合理分配,突出评价重点。评价操作有详细说明,使评价过程尽量做到客观、实事求是,不带个人的偏见或掺杂个人的情感色彩,确保公正公平。

3.多元化原则

本评估方案各项指标的确立既注重课程开发工作的过程性,又强调了对结果的重视,以及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方案设计中特别突出了评价来源的多元性,方案中的评估要素更是明显地反映出多元评价的新理念。

4.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原则

14项指标采用量化评价,其结果用数量的分数来表示,可比性强。同时对于不便量化的因素,采用定性技术以语言描述的形式表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评价量表设计为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表。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设置3项一级指标: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习成效评价、机构制度评价,下辖二级指标14项。现就各项指标给予界定或限定,以利于评估标准的确立,保证评价的效度与信度。

1、课程设计:从课程开发的整体方向,布局构想上反映课改理念,学校特色方面来进行评估。它是课程开发工作的基础,反映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认识和对新的教育理念理解的程度。

1)目标导向,统整学校办学特色。是指所开发的课程以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导向,校本课程统整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学校教育哲学,突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需求评估,现状评估,资源评估。一系列的评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本源,课程开发的立足之本。

3)以校为本,以生为本,多样适应。是指所开发的课程应把握的本位特征和适应特点。

4)三级管理,均衡协调,权责统一。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在三级课程管理中的关系处理。

2.课程实施:从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估,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估的改善功能。

1)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是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顺序与过程。从中可反映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对各项规定与制度的操作情况,特别是对上级申报《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审议的落实。

2)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指在《课程计划》规定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规划。它包括开发背景(学校基本情况、介绍学校办学思想和宗旨、情境分析与评估),课程简介(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开发支持系统(开发的基本程序、课程结构简析、课程标准研制、课程教材编写、课程教学实施、管理保障措施),、课程开发附件(校本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校本课程教材编目、校本课程反馈与评价体系、校本课程教学与学生管理体系、相关工具的开发)。

3)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是已经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的各课程的名称及其简介。可供学生选择,是纳入学生的整体学程范畴的,应该让学生与家长知晓。

4)校本课程课程标准。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研制和编写《校本课程课程标准》,也称《课程纲要》。它是课程管理、实施和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学、评估、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学校与教师所开发课程的核心内容。

5)校本课程课程计划。是指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例与设置情况。明确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检查它的实际进入状况,了解学校如何设置校本课程及设置情况。

6)教师培训与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在校本课程方面的一般性的规定,是用来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主要依托学校的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7)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与总结等。是指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预期和实际进展情况。为课程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提供素材和经验。

8)校本课程教材编目或样书。教材编目或样书使《校本课程课程标准》的文本解释更加具体化,可操作程度增强。

3.学习成效:

1)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或细则)。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内容、方式、价值取向上的评价标准的构成系统。制定内部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体现校本课程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业成绩评定结果。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采用一定形式加以评定后的效果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判断。

(三)仙游一中校本课程开设方案:

①高一年、高二年每周1学时;

②高二上学期1月份会考后的会考科目的学时作为校本课程的学时;

③高二下学期通用技术会考后的学时作为校本课程的学时。

以上①②③修满共计108学时,共计6学分。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评估量表

仙游一中校本课程评价表

课程名称:                                   开发者:        

教务处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总评

1.设计体现了本校教育理念和合作教育精神

2.本课程清晰界定了学生学习目标

3.学生发展情况获得相关人员(教师、家长、社区人员)认同

4.学生发展情况评估方案可行

5.课程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

6.课程内容组织思路清晰

7.课程实施具备必要的资源

8.课程实施为整合资源、实现多方合作提供了有效机制

9.课程实施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10.课程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课程开发者自评

     

评价时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