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庆专栏 > 校庆活动
百廿一中·院士风采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思职:中国免疫化学创始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22】 【作者:zhangmin】 【关闭窗口】

百廿风雨同路,院士风采长存。无论是科学前沿,还是高校领袖;无论是尖端研究,还是新闻前线,都会看到仙游一中院士的身影。仙游一中百年文化浸染出来的院士风采,每一帧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经得起时光风雨的洗礼。他们,是仙游一中的名片;更是一中的骄傲。

在仙游一中120 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为更好地传承一中传统,发扬一中精神,我校公众号推出“百廿一中·院士风采”栏目,向公众介绍我校知名校友,以展我校风采。


百廿一中·院士风采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思职:中国免疫化学创始者

刘思职(1904-1983年),福建仙游人,仙游一中校友,美国归侨,著名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助理教授、美国科学荣誉学会荣誉会员、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北京协和医学院讲师、副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院教授,北平临时大学药学系教授兼辅仁大学教授、天津河北医学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及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北京医学院教授兼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免疫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岳父相助 留学美国

1904年3月15日,刘思职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鲤城镇城内街的一个书香门第,行二。父亲曾当过清朝小吏和教师,极重视子女教育,将六位儿子都送进学校读书。也因供子读书,耗资过大,家道中落。父亲正值壮年去世,大哥刘思聪前往马来西亚经商,供弟弟继续升学。 

1919年,刘思职在仙游县立中学(今仙游一中)初中毕业,北上福州,进入福建公立公业专门学校(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读书,1921年毕业并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业优异。1924年,转学到由厦门大学离校师生新筹办的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于192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1925年,刘思职得岳父相助,自费出国留学,入美国西南大学化学系,1926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紧接着又进入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物理化学博士,同时兼任该系助理教授。1928年,刘思职以自己的科研成就,成为美国科学荣誉学会荣誉会员。 

1929年,刘思职以优异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学成之后,立即回国,前往上海,执教于母校大夏大学。翌年,赴北京协和医学院就任讲师。

变性学说 奠基之功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刘思职开始了与福建老乡吴宪(1893-1959年)的长期合作,除从事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教学外,他大部分时间是作为中国卓越的生物化学家吴宪教授的助手,在吴宪实验室从事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研究。他在吴宪教授直接指导下进行蛋白质变性的实验研究。 

20世纪30年代,世界对蛋白质的变性的机制尚未清楚。刘思职作为助手,参与吴宪研究蛋白质变性。1929年8月,吴宪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第13届国际生理学大会上,宣读了根据一系列实验总结得出的“蛋白质变性学说”,获得了高度评价。而奠定这一变性学说的科学实验,主要由刘思职等助手所完成。实验证明,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分子从折叠变为舒展,这一理论得到了以后更多的实验结果的证实,至今仍为国际生物化学界所公认。

免疫化学 创始之人

1934年8月,刘思职到德国威廉凯撒皇家研究院细胞生理系进修,在著名生物化学家0.H.瓦尔堡的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1935年6月结束在德国深造,又转往英国剑桥大学摩丁诺研究所进修。1935年岁末结束进修后,即回国继续服务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回国后,刘思职主要研究免疫化学及蛋白质变性,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及提纯等。当时,抗原-抗体间的反应只是靠肉眼定性,对抗体的化学本质也所知甚少。刘思职在吴宪领导下,创造性地用化学定量方法研究抗原-抗体沉淀反应,分析了免疫沉淀物中的抗原抗体比例,并定量回收抗体,纯化抗体。在此基础上,刘思职研究了免疫沉淀物的溶解度和沉淀曲线,同时注射两种不同抗原时抗体的生成反应等,成为免疫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用大量实验证明:用不同抗原同时注射时,产生的抗体各为独立而不相混淆的物质。以甲醇低温处理免疫血清获得一种碱性球蛋白,并证明其为抗体蛋白。以后他一直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研究低级抗体的性质和代谢、激素对抗体代谢的影响、强弱不同抗原在体内的代谢率,抗体生成机制以及氨代谢的研究等。在国内外杂志上先后发表了40余篇论著。

刘思职和吴宪等,创造性地运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开展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的研究,取得了一连串成果,刘思职也由此成为国际上免疫化学先驱者之一。 

著名生物化学家、原中国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王世中教授,在一篇纪念吴宪教授百年诞辰的文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写道:“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他与刘思职等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免疫化学的论文,其水平之高足能与当时欧美的免化论文相媲美。有的内容还属于当时国际首创……”。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1942年间,吴宪与他的同事先后发表了27篇有关免疫化学的学术论文,其中刘思职参与的有10篇。 

拒不南撤 迎接解放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随即占领并强行关闭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吴宪辗转去了美国。刘思职于1942年执教于北京大学。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9月国家教育部下令解散伪北京大学,成立北平临时大学,刘思职任北平临时大学药学系教授,同时兼任辅仁大学教授。 

1949年,作为优秀的生物化学家,教育部下令其立即南撤,刘思职坚决不允,当局派人登门送来他一家撤退南方的飞机票,他冒着风险毅然留在北平。后来,他曾回忆了当初抉择:“北京解放前夕,为了动员我走,他们送来了飞机票,但我深信我的事业在祖国。使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根植中华、根深叶茂是我的夙愿,我愿为此竭尽全力。我毅然留了下来,迎接北京的解放!”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思职满怀激情,在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辅仁大学兼职教授的同时,于1950年再兼任天津河北医学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同时还担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直属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领导,刘思职任北京医学院一级教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同时继续兼任辅仁大学、天津河北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

夙愿终了 填补空白

刘思职任职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初,学校使用的教材全部都是英文本。他和吴宪教授都深感要推动生物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必应使用中国的文字表达生化名词和教材。于是,他和吴宪都曾尝试生物化学教材本土化,但都因遭到外籍教授的反对而忍痛功亏一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刘思职多年心愿有了实现的机会。 

1950年年初,刘思职开始编译生物化学有关名词,完成了一部比较系统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并正式出版。该草案不久为全国所采用,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名词,并给以后的生物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51年年初,刘思职又与北京医学院生化教研组的张昌颖、丁延介、王世中、李玉瑞等几位同事拟定了中文的生物化学教科书的内容提要,定名为《生物化学大纲》,获卫生部教材编审会通过后开始编写。刘思职自己写了绪论、糖、脂、蛋白质代谢及能代谢等章节,其他章节由各位教授分担。1954年刘思职主编的《生物化学大纲》出版,1957年修订出第二版。 

这是中国第一部自编的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全书70万字,改变过去科技教科书完全照搬外国教材的惯例,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绪论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在酿酒发酵、营养及脏器治疗等方面的成就;介绍了中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在临床化学、蛋白质化学、特别是蛋白质变性学说及免疫化学方面的对世界的卓越贡献。在营养学等章节中,修正了中国成人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按照中国的膳食习惯,列出中国人民日常食用的几种混合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1964年,经卫生部评估,《生物化学大纲》作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科书出版,定名《生物化学》一直沿用到1978年,为培养中国生化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冬,刘思职为华北军区卫生部在职干部业余夜校,编写了《生物化学讲义》。该讲义的第三版于1965年出版,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普及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起了重要作用。

院士教授 科研终身

1956年,刘思职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在仍任北京医学院教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的同时,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还曾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 

无论担任何职,刘思职始终坚持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他通过反复试验,撰写了重要的学术论文《低级抗体的免疫学性质》,证明抗结晶鸡蛋清清蛋白及抗结晶马血清清蛋白的家兔血清各含有多种“同种异质”抗体分子;每种抗体分子都能以不同比例与相应的抗原结成溶解度各异的免疫沉淀物;还发现少数家兔用结晶鸡蛋清清蛋白注射后,其血清球蛋白的含量虽然显著增加,但均为未能与抗原起可见沉淀反应的“非特异性球蛋白”。 

早在1955年,刘思职领导的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就制定了一个在国际上尚未有人涉猎的科研高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建立了电泳、层析等先进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20世纪60年代,刘思职拟订了以“抗体的生物合成”为突破口的科研计划,并将自己的科研设想和见解,撰写成文《抗体的性质及生产机制》,发表于1963年的《生物科学进展》,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 

与之同时,刘思职启动了“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作用”的研究,想从免疫动物淋巴细胞中提取 DNA引入另一未经免疫的同系动物中,希冀获得抗体生成性能的转移,借以证明DNA→mRNA→抗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一通路。不幸的是,这一研究起步不久,就因“文化大革命”而暂停,刘思职为之抱憾终身。 

改革开放后,年迈的刘思职迎来了又一个科学的春天,1978年再度出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当时他体弱多病且手足偏瘫,仍扶杖上班,埋首于实验室。即使在最后病卧床榻,仍躺在床上指导助手和研究生。 

1983年8月18日,刘思职病逝于北京。 刘思职育有三女一男,皆为大学知名教授。孙辈、曾孙辈也出了多位海内外学界名流。



供稿 | 办公室

编辑 | 甘婷婷

责编 | 刘炳东

审核 | 郑加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