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区域优势
没有资源优势
没有人才优势
这三个“没有”
是很多老区县中
面临的普遍情况
娃们要走出去
要见识更大的世界
怎么办?
位于闽西革命老区山区的宁化一中
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2017年以来
这所学校
每年有200余名学生考进985/211高校
一本上线率超50%
本科上线率达90%以上
或许,他们的秘诀
是改变许多孩子命运的法宝
从粗放到精细
这里有新的管理方法
小县城的学生
很少参与校外培训
学校更注重
让学生在校内把知识“吃透吃饱”
学校引入了
初高中衔接机制、导师制等
保证学生学习过程“随时有人盯”
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
针对困难学生
学校格外操心
提出——
扶志:谈心交流座谈、励志专题讲座
扶智:科任教师“多对1”进行学业帮扶
扶助:专门人员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2017以来
600多名困难学生
从这里考上了大学
校长吴太明说:
“山区县中孩子首要的需求是
通过高考的跳板登上大平台
才能获得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师资力量弱?
那就让教师行走在成为名师的路上
面对高质量新教师短缺
结构老龄化等问题
宁化一中想到了一个法子:
不能单兵作战
而是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团队
以科学管理方式
提高教学水平
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
订合同、议措施、带业务、传经验
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课题研究
成立名师工作室
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教学科研有成效
就有奖励
2015年,学校成立高考研究室
针对新课标、新高考进行前瞻性研讨
每学期编辑出版三期《试题原创》
这成为宁化一中的特色教研工作
吴太明说:“名师是折腾出来的
健全教师培养机制的同时
也要改进教师评价机制
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
为了增强老师们的归属感、认同感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
极具仪式感的“班主任节”
以说、画、唱、咏等形式为班主任画像
使其成为学校的“热门岗位”
每年教师节
为从教30年并且还在一线的教师
颁发“益壮弥坚”奖牌
形成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感
宁化一中数学教师赖国强
如今已是
福建省先进工作者
市级名师工作室带头人
他说:
“是宁化一中培养了我
荣誉不仅属于我
还有长期耕耘一中
并肩奋斗的同事们”
重视升学率
但又不仅仅是升学率
“体教融合,健体铸魂”
是宁化一中的办学特色
体育课不允许被其他课占用
学校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上
课余时间,遍布学子运动的身影
春季,有素质拓展运动会
秋季,有趣味运动会
日常,有各类球赛
社团活动
在宁化一中也并未缺席
基于地方特色和校情
学校共有30个社团
如客家文化研究社、民乐社、英语话剧社等
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下午
第三节课后
机器人社虽然基础薄弱
但学校舍得购进先进的设备
让学生开阔视野
“县域学校在发展初期
重视升学结果
但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
也需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
和升学目标相辅相成”
吴太明说
县中兴,则县域教育兴
县中强,则全县民心安
校长吴太明这样说起自己的工作
“只有全面推进
学校综合改革与制度创新
我们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来源:新华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