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高效课堂】拔节孕穗节节高 向阳生长迎花开丨涵江区倾力落实课改打造课堂教学主阵地(转发)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3-05】 【作者:zhangmin】 【关闭窗口】

图片

莆田六中高效课堂展示


涵江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标准为主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以“导学案”为载体,紧扣“教”与“学”,重视“活”与“实”,且行且思,求真务实,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探索出“八步四导”“思问悟”等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立足于“双减”政策的时代坐标,教育融入学生血液的不再是不变的知识,而是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这就要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动力和不断拓展人生经验的能力。
“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变革传统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生成高效课堂,让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阵地。”涵江区的这一做法与当前“减负提质”的“双减”政策不谋而合。
愿意学、自主学、快乐学……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释放,潜质得到开发。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局面正逐步改变,朝着“生本教育,情智共生”的理想目标前进。

1

打破传统课堂 开启自主模式

春日里,走进莆田第六中学,空气中夹杂的草木芬芳让人神清气爽。日前,在该校涵华楼里,一场以《新中国的外交》为题的历史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点燃了学生自主探知的热情。
“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外交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
“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外交关系才可以持久。”
……
教室里,课桌纵向排列,学生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等历史老师林志萍点名,便争抢着站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所思所感,课堂氛围轻松又活跃。45分钟的知识输出已远远超出了课本范围,内容精彩纷呈,师生配合默契。评课老师频频点头,掌声连连。
这样的课堂情景不免让人惊讶。老师在哪儿?“安静”的课堂纪律在哪儿?在大多数人脑海中,课堂就是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安静听讲。老师把教材、教辅、教案视为宝典,围绕重点、难点、易错点照本宣科;不少学生被迫接受海量信息,知识也是囫囵吞枣,学习兴趣消磨殆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必然会出现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死记硬背、害怕学习的现象,学生的未来发展堪忧。
记者发现,在莆田第六中学的展示课中,课堂被分成不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探究。他们时而安静地思考,时而开启辩论模式,时而走上讲台分享学习成果。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与传统的高中课堂截然不同,教育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莆田第六中学副校长郑伟山说,孩子的发展需要空间,而自主性就是这个空间的本质。对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教育不能只注重眼下而不想未来,缺乏自主,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就受限了。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是学校一直重视的课题。
秉承“为成长奠基”的办学宗旨,莆田第六中学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把高效率、高效益、长效应定为课堂教学目标,教与学的改革方向指向启发、点拨、唤醒、催生和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探索出一个基于网络智慧环境下的“八步四导”自主发展教学模式。
教为不教,学为自学。“八步四导”是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创设、问题生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主生成、展示评价、自主构建、新情境迁移”八个步骤和教师引导启发的“导入、导学、导评、导悟”四个环节构成。强调了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强调教学要以情境创设始,以新情境迁移终,培养应对复杂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能力;二是强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与小组同伴合作,自主进行概念形成、体系构建和能力养成;三则强调教师的导重在启发、点拨上。
“我就像是一名‘助产士’。”该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荔君用一个新鲜的比喻形容自己。她说,她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力“吮吸”知识,引导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建立,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在学生知识经验脱节之处、思考发生障碍之处和方法总结提炼、知识升华之处加以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后,成绩呈跨越式增长,家长们拍手叫好。该校高二(16)班学生方琳琅告诉记者:“课堂上增加了互动环节,学习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不仅知识吸收快,记得也牢,还懂得如何运用。我觉得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有更多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社团活动,这样的学习生活很精彩。”

图片

课上认真听讲

图片

常态化课堂自学

2

以研促教提质 教研相长增效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教师,就是那个“灵魂摆渡人”。
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提出和实施,改变了几十年来课堂上学生被动服从的静态局面,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涵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明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确定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向后,就要解决教给学生什么、应该怎么教的问题。
聚焦课堂,倾心课堂,把“有意义”的课上得“有意思”,把“最难讲”的部分变得“最精彩”,这就必须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研教同行,最终实现教与研、研与教的共同提高。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涵江区坚持“多条腿走路”,通过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健全听评课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区级教研活动等举措,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全区各学科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明确教学要求、分享教学资料。由主备教师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们亮出自己的观点,形成教学文本预案,其他教师根据实际对预案进行补改再上课,课后针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各校精心打造公开课,每个月以年段和学组为单位,推荐教师代表轮流上课,再推出典型在全区进行优质课比赛。每学期举行一次区级公开课评选,邀请区内外教研专家参与评审。结合信息2.0建设,鼓励教师进行网上“晒课”以及“优课”评选,并对参加各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评“优课”的教师进行奖励,提高各校及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听评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考核内容。涵江区实行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校领导听课覆盖全部学科,教师听课可跨学科进行。“这堂课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来自莆田第十四中学的历史教师黄俐迪听了莆田第六中学林志萍老师的课,在评课时进行了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之间经验共享、相互提高,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教师集体备课

3

精品示范频出 育人成效显著

从“学会”到“会学”,新课改的激情在课堂上飞扬,新理念的梦想在课堂上实现。高效课堂成为学生成长与智慧激发的有力把手,更成为教师们的追求目标。
莆田第十七中学是全省第一批初中数学基地校。在“3+2”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下,该校教学方式“活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获得全市初中教育教学优质管理奖。近年来,学校中考教学质量均居全区第二,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共有28人次获市级以上奖项,侯秀珠、黄晚霞两位学科带头人多次在市级以上交流活动中展示,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涵江区三江口镇中学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减去低效、无效教学,立项“挖掘潜能,促学困生转化”课题,开创了“积分基地”,通过高效课堂与高效课后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校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经过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合力,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生人数从2015年时的300多人增加至如今的550人。从生源流失到生源回笼,从薄弱校到口碑校,这所农村学校迎来了教育发展的春天。
不仅如此,莆田青璜中学、涵江区实验小学等该区的11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莆田第六中学黄一斌老师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获省级“优课”重点推广课例,全区多位教师的课题获评省级“优课”,教育事业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发展势头。

图片

学生现场解答

学思践悟

图片
莆田一中教师詹荔蓉:莆田第六中学教师祁国伟的《极点与极线应用研究》一课,教学目标明确,利用几何画板导入新课,新颖直观,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展示了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莆田擢英中学教师张凤霞: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的源泉。祁国伟老师的数学课立足高效课堂实际,勇于创新探索,为我们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益借鉴,也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仙游一中教师何泉清:高效课堂=学习的知识/学习的时间,祁国伟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清楚学生需要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以“堂堂清”为主线,提高了课堂效率,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潜力生迎头赶上。
莆田八中教师俞洁岚:祁国伟老师的课堂结合学科特点,采用探究式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图形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达到专心致志研讨问题的目的,为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湄洲日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