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我校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我校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针对我校校情,特制定以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福建省教育工作大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闽教师〔2020〕15号)等文件要求,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我校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 二、总体目标 采取“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校推进、学用融合”的推进策略,到2022年底,完成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校长和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团队信息化指导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分工 1、组织机构 为确保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仙游一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桂福 副组长:黄建煌 郑加金 成 员:郑志坤 何泉清 信息化管理团队:黄建高 宋振凡 李冬 茅赛梅 2、职责分工 教务处负责工程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协调,制定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业务管理与支持服务等具体工作;教研室负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作校本研修、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等指导工作,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工作;总务处负责培训经费的保障工作。 四、 实施路径 (一)健全工程管理机构。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围绕工程实施总体目标任务,以教师全员培训为核心,统筹设计好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形成一套“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二)组建骨干培训团队。积极配合各方力量,同时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专兼结合,校级培训团队;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实施团队培训,同时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有力保障教师全员培训的质量。 (三)有序实施整校推进。分年度实施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2020年,启动提升工程2.0工作,我校作为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试点学校”,2020至2022年,完成整校推进任务。 (四)测评教师应用能力。按照“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结合省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监管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实现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精准测评。 五、主要任务 1.选派校长和信息化管理团队参加培训,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组建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校长领衔、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依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以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为主线,选派管理团队的专项培训,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2.培训全体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紧紧围绕多媒体教学、混合学习、智慧学习3种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4个维度30项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以下简称能力点,详见附件2),分层分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到2022年底,三年内每人培训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不少于20学时,实践应用不少于30学时。 学校将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智能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提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3.培训指导团队,提升信息化指导力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遴选与管理机制,组建三级信息化培训指导团队。采用校本培训、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模式。推动培训指导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4.建好培训资源,保障融合创新发展 依据应用能力标准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际水平,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面向一线名优骨干教师、优质企业等汇聚精准适用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育大资源。依托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遴选优质培训资源,探索建立灵活、开放、终身化的教师个性化学习空间,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和精准推送。 5、学校整校推进,突出学用融合 学校根据自身信息化应用发展现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教学实践和应用研修,总结实践经验,推进应用创新。 (1)制校本培训计划。根据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确定能力点方向,研制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计划、教研组研修计划、教师选学任务清单等。 (2)组建学校管理团队。组建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IO),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应用创新和考核测评。 (3)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学校从30个能力点和地方特色能力点中选择至少2个维度(智慧教育创建学校选择3个维度)的能力点供教师选学,根据我校“读思达”教学法,选择A5、B2、C4任务群。教师从中选择至少3个能力点(每个维度不少于1个),开展不少于50学时的专题培训、校本研修、应用实践。其中实践应用30学时建议分配如下:完成3个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15学时,参加能力点的校本教研10学时,完成综合应用能力点课堂实录5学时。 4.实施校本考核测评。坚持成果导向,依据教师选择的能力点,组织开展自评、教研组成员互评、学校考核小组考核等,全面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六、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0年下半年):规划引领,机制保障。研制规划、实施方案等,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信息化核心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启动引领性培训等工作。 第二阶段(2021年上半年):试点先行,形成经验。研制整校推进指南和考核方案,开展引领培训,启动省级试点学校培训工作。 第三阶段(2021年下半年):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成果,辐射带动县域学校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第四阶段(2022年):攻坚克难,总结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重点督查和指导帮扶,力争全省在2022年底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全面总结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成效与经验。 七、推进保障 (一)组织保障 明确领导机构、责任分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设立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指导团队成员,以任务驱动,推动示范引领取得实效。建立激励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制度机制,确保教师真培训真应用。促进每个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要强化学科教学应用实效,确保校本应用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并纳入学校教师年度量化考核。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将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按进度推进。 附件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微能力
备注: 1.学校可根据自身信息化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从以上30个能力点中至少选择2个维度的能力点供教师选学。 2.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教师实施集体教学。 3.混合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开展集体学习。 4.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