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频道 > 德育活动
共克时艰,有你有我 | 仙游一中“抗疫”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选登(一)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04】 【作者:zhangmin】 【关闭窗口】

战疫进行时,我们在行动


庚子新春,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增添了一份凝重。这危难之际,更显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的可贵!最美逆行者,丹心炽热,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与死神赛跑;举国上下,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凝聚一股强大的合力。

隔离病毒,但隔离不了牵挂。仙游一中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进行线上教学。教师利用线上课堂,不仅为学生讲授知识,也为孩子们讲述此次疫情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引导孩子们向英雄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同学们也行动起来,以笔为枪,以墨为炮,以文战“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对战斗在一线的人民英雄的钦佩和爱戴!



当天空变暗,星星就会发亮 

高一年1班 纪若琳

  邪恶的病毒似乎嫉妒春节的其乐融融,撕扯着华夏大地上的“中国红”,将天空笼罩成无尽的黑。

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比疫情更快的是“逆行”的他们——一袭白衣,身入荆楚地,如洪流般逆涌。这其中有八十四岁领队的钟南山院士,更有将使命扛在肩头的80后。在抗疫的路上,80后留下的不仅是深深印记,还有“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豪情壮志。在武汉这个英雄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营救,平日的“白衣天使”化身“白衣战士”。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正如周敦礼老人所说:“是医生,没有哪个会退缩。”“披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这不仅是亲人的殷殷期盼,还是我们最好的祝福。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当祖国抗疫的冲锋号吹响,那一封封请战书和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出现在荧屏前时,我们心里的海定曾波涛汹涌,从而溢出了眼眶。一笔笔善款,一批批赈灾物资,这其中定能是身处后方的我们构筑的“彩虹桥”。家是每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在外面仍被阴霾的天沉沉地压住的时候,让我们静候于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岜日无衣,与子同裳。”最美的支援,或许不是肩比肩而是心连心,共度风云。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那一道道关卡上坚定的身影,小街小巷里奔波的身影,空旷大道上输送救资品的孤独的身影……这些动人的身影,或许我们不能一一知晓,当我们一定知道他们所行是为了谁。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是的,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战士,燃烧自己,点亮天空。谁说星星就不能照亮天空!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浪迹天涯;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吾辈当万死以赴。这是我华夏子女的豪情壮志。“把酒酹滔,心潮逐浪高”,我们高吟旋歌,定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始终相信万物生长,山河无恙,春日可期。一花香,百花香,化作一香为春香。千颗心,万颗心,化作一片爱国心。

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对于我们是黑暗。当我们睁开眼看见繁星闪烁,一片光明。我们能轻松地说,天亮的日子多着呢!

指导老师:庄芳琴


为了春回大雁归

九年级11班  朱辰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题记

  春如期至,褪却严寒。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街头却不见车水马龙,闹市也没有熙熙攘攘。这一年,病毒侵袭,“非冠”横行,人们惶恐万分,或纷纷远离,或闭门不出。

【这个冬天有点暖】

   月明星稀,不够明亮,却足以融化人们的心房;灯火尽头,忙碌身影,正无声点亮人间的温情。我看见为了疫情推迟婚期,隔着病房玻璃与男友相吻的护士陈颖;我听见一位丈夫对援鄂妻子说出,“你平安归来,我包一年家务”这样的动听情话;我看见不为美丽留影,只为救人方便而剪掉一头秀发的单霞……你们告别儿女,却为中华儿女送去安康,你们远离父母,却守护祖国母亲平安宁静。这个冬天有点暖,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再无暗淡。

【这个冬天有点冷】

  拉开窗帘迎接早晨的第一束光,城市的街巷张灯结彩,树上的彩灯绚烂夺目,却深深刺痛了双眼。不知何时起,从人心惶惶,互相猜测,到城市封闭,以讹传讹,这个冬天有点冷,冷的不是天气,而是人心。红十字会的标志染上污浊,口罩卖点的价格沾上欲望,安居乐业的人们失去希望……似一股股划过刀剑的寒风,蔓延到骨里,疼痛到心里。待中华的暖流,融化这千层冰封。

【这个冬天写着曾经】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野味海鲜大排档;条条小路,堆满遭人唾弃的零食包装垃圾袋;无际天空,也只剩偶尔的一只孤鸟独自划过……这个冬天写着曾经,曾经的肮脏不堪,曾经的为所欲为,却从未想到后果,疫情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场报复罢了。正如董卿所言: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一旦平衡被打破,必将遭其反噬。我们既要审视人心,更要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与自然协调共生。

【这个冬天藏着未来】

  寒风瑟瑟,却蕴含几丝光芒;人世无情,却透露出几许温馨。数不尽的医生军人,动作的整齐划一,携手扶起跌倒的灵魂,拼命挽回迷失的旅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如此快的速度布阵全民防疫。从中南海不眠的灯光,到普通人家生活的日常,整个中国在行动,作战地点不分区域,参战人员不分年龄,万众一心凝聚起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一场灾难的背后,却使我窥见埋葬在深处的美好,祖国的未来。

  这个冬天,包含了太多太多。但我坚信中国阻击战终将赢来春回大地,到那天,久闭不开的家门一定会被春风敲开;到那天,姹紫嫣红的鲜花一定会与你相拥。

   雾霭将要消逝,天边霁云已现。

指导教师:方燕和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九年级7班 张雨菲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题记

中国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写到:“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病虐桀桀危亡处,中国人灼心护国安……悬壶岐黄,度黲黲黑夜。医护人员努力奋战:李文亮医生拉响警报,华科协和医院的医生请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钟南山院士更是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是他,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给出建议:“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也是他,84岁高龄,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

短短十天,用与死亡赛跑的中国速度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医院的名字寄寓了人们以楚地火神祝融驱赶瘟疫的期待,这些医院的骨骼是由无数专家朝乾夕惕的研究塑造的,它的血肉是由无数朴实无畏的普通工人不辞辛劳的连夜工作浇筑的――其实真正护佑中华民族的神,并不是传说中的祝融,而是那一盏盏彻夜通明的白炽灯之下,无数不屈不饶、无怨无悔的中国工人。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最近有一条新闻让我为之动容――河南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子捐了十万斤大葱。因为联系不到刨葱机械,300多个村民到地里用手拔了三天。这个数字夹在几亿几十亿的捐赠里,并不显眼。但可能是他们能掏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也是他们能掏出来的全部了。这场战疫注定艰难,但是我们却依然怀揣着希望,相信春天一定不会缺席。

哪怕疫情再怎么严重,仍然有突破封锁送物资的应急办,有给被隔离户送生活物资的街坊,也有为了先产防疫物资自愿加班的员工。哪怕自身再怎么困难,有为无法归家的人照顾宠物的居委会,也有无偿捐献的人。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倘若每个人发扬踔厉,则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每个人都是英雄。余光中在《欢呼哈雷》中说:“多年之后,我已不在,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诚然,阴翳也许遮挡了华夏大地,而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光明和希冀,我们坚信很快中国不再黑暗,战疫也终将必胜!

指导老师:傅静



众人同心战“疫”

八年级11班 郑一舢

寒春换季,灰云烟雨。每当到了一二月,庭院里便有了些春意。

而往往在万物复苏的同时,各种微生物也在悄然萌生。难免有人会染上些小病,这便是众所周知的春瘟。

在今年,在中国,我们受到了一个严峻的考验。

随着12月初,武汉第一个病例的爆发,这个春季就注定写上特殊。由于人们将信将疑、排己为外的玩笑态度;以及冠状病毒行踪敏捷、诡异高超的诈骗技术;恰好碰上了举国同庆、阖家团圆的春节,大小宴席、人传人的现象愈加严重……确诊病例不断增加,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祖国版图的每一片省区渐渐染上了红色。

我的父亲是名医生。在我很小的时候,他给我的印象就与别的家人不一样:早出晚归、三餐不齐。

我常问母亲,“爸爸去哪儿了?”母亲总是笑着回答:“爸爸他在上班呢!”我也时常打过电话,而电话那端总会传来护士姐姐的声音,温柔地说:“您好,郑医生正在做手术,请问您有什么事吗?”父亲经常出差,到处开会、听讲座,逢年过节他还要轮班,有的时候碰上急诊,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不得不与我们隔屏同过。

在全国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父亲作为我们县定点医院的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义无反顾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此,全家人都充满了担忧。确实,在现今的状况下,与发病者有任何接触,都显得格外危险。出于担心,我也曾自私地希望父亲能告假在家,尽量避免与病源接触。

当时,在那张方形的餐桌上,我看这父亲挺直的腰杆,眉毛双耸,鼻梁微挺,两只眼眸虽小,却扑朔着满满的坚定。就是这双眼,让我晓得了:无论怎样的言语也无法阻止父亲。他,作为一名医者,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满腔的热血与捍卫祖国平安的决心……

那一刻,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如果所有的医生,都因为惧怕病毒,而躲在家里。那床上躺着的病人,要由谁来救治?祖国万千人民的健康生活,要由谁来守护?

同时,我也明白了,我们虽然不能站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但我们可以做到:勤洗手,勤更衣,多消毒,多添服,开电暖,少出行,戴口罩,护自己。我们老百姓健康了,国家就安全了。

出于安全考虑,父亲主动接受隔离。在生活中,要减少与我们的接触。我只能通过手机,向他探班,听他向我们普及肺炎的新知识。

我会笑着听他说完,叮嘱他小心,会说上一句:“饭菜还热着,我们等你……”

  民间有这样一句老话:春瘟不过夏,秋寒不耐冬。我想,在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之下,与冠状病毒的这场保卫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春已到,白雾散,东方红日破云照;

抗病毒,抵传谣,众人同心把疫消!

指导教师:刘炳东


平凡的生活

高三年16班 陈朝露

这是第几天了?她想。

简单的铺陈着的双人房间,印着浅淡纹样的壁纸,纤尘不染的洁白床褥,空气中飘荡的日渐熟悉的消毒水的气味……这是个酒店的房间,在墙边一张再普通不过的暗棕色的塑料板书桌上,她仰躺着,这样静静的仰躺着,具体是从哪一天开始,她已经记不太清了。自那一天起,他把她摆放在书桌上,之后几次匆匆到来又匆匆离去,鬓角湿着,口罩都没摘下,也再没将她翻起。

作为一本日记,她同主人一起来到这里。

最初的陌生感很快被铺天盖地的清冷和孤独取代。在她的记忆中,这段日子过分的沉寂,不像是属于自己的,却隐隐约约唤醒了相反的思绪。身下的平整质地让她想起过去那个熟悉的书桌,常常垒起的文件围绕在自己的身旁,上面是她看不懂的图文和化学式。他会在夜深的时候点亮书桌上的灯,周遭万籁俱寂,但他提起笔,落在纸上是窸窸窣窣的声音。

那是怎样的夜晚啊。他坐在桌前,他握着笔,她看得清他的眼中有困乏的红,她看得清他的眼下有劳累的青,但她珍惜那每日短短的时光。他把一天发生的故事说给她听,故事里有一股浅淡的但是经年累月散不去的消毒水的气息,严肃而冷清,仿佛已经刻入了他每一天的生活,仿佛已经成为他一生都将带着的标记。

但是在那些或长或短的故事里,她记得那个急诊室里热情又耐心的女医生,她记得那个药房里努力又细心的小护士,她记得那个同科室里寡言又负责的老前辈,她记得他们从他笔下描绘出来时的鲜活的温度。偶尔在早晨,她愿意自己把前夜的故事再回顾一遍,甚至觉得能看到他们嘴角在开心时扬起的弧度和眼中星星点点的光亮,连同早上洒在自己身上的朝阳,烘得自己暖洋洋的。然而在夜晚她不会提前这么做,看着未合上的窗帘中透进的星光,她等待着每一个夜晚讲述的故事的终结,又等待着他把她轻轻地合上,抚过页脚,心情好时他会哼着小曲,啊,如果他愿意唱得大点声该多好,那样她或许能听出那是什么样的歌曲,在心中同他伴唱。但是他从不会,是啊,从开门起,他的一切动作都带着夜晚的安静,或许是为了不吵醒隔壁睡着的母亲。这样想着,她心中盈满的惋惜便慢慢散去。

说不定明天会知道的,她想,毕竟还有那么多夜晚。

已经记不清是几天前了,总归是一个平凡的晚上。开门声后任凭她在书桌一角翘首等待,声音却先从客厅传了进来。她好奇地从未合紧的门缝中向外望,他和母亲并排坐着,这一次久久没有说话。他的眼睑低垂,似乎在轻掩着深处的感情,但是他很快再次抬头,望向母亲,也面向着这一侧的方向,她惊讶于他目光中的火光,那是激情和坦然,是许多夜里他没有也不用表现出的淋漓的勇气。她总是习惯把他同夜晚联系在一起,晶莹而且冷静,但是那不是完整的他,她这才发现,他更应该是同白昼一般,明亮而且年轻。

“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他说,“妈,你放心。”

母亲额前的几丝灰发颤了颤,却最终平静下来:“武汉需要你。”

不舍的话儿没有再讲,他把母亲搂在怀里,母亲却是抬手疼爱地抚了抚他的短发,好像过去做过无数遍的一般,好像这真是一个最最平凡的晚上。

但她没有轻易忘记那一晚,她随他到了机场,感谢没有拉紧的背包,她看到周围发生的一切。在临行和送别的人群中,她看到了一个和曾经无数次晨间想象中如出一辙的女医生,初见,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摹画感到自豪,她就听到一声呜咽,竟是从那位医生的身边传来。是一个小男孩,大概十岁的模样,他抹了一把眼角,又急急搂着女医生的手臂,仿佛要其留下,只是一遍遍唤着妈妈,其余的话却说不出来。这时一抹更高大的身影走到小男孩的身边,拍了拍男孩的肩膀,俯下身在他耳边说了什么,男孩渐渐垂下手臂,退开一步,咬着牙关眼泪却还在眼眶中打转。女医生笑了笑,笑声分成不舍的却不粘连的两段,她对面前的两人说:“我很快就回来。好好照顾自己。”小男孩点点头:“爸爸说了,他们更需要你。”女医生——妈妈——揉了揉男孩的头发:“偶尔,妈妈也想当一次超人呢?”剩下的话尽数隐没在三人的细语和拥抱之中。

她不再朝背包外望,却仿佛还能看见一幕幕相似的画面。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啊。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充斥着离别的难眠的夜晚,但同时她也知道,这是一个满含着生机的希望的夜晚。口罩下大家的嘴角是紧紧抿着的,还是轻轻上扬的呢?上了机后被取出的她漫无边际地忐忑着。突然,如同过去无数个夜晚,他哼起了小曲,这一夜,她听清了他的曲调:

“听,风雪喧嚷,看,流星在飞翔,我的心向我呼唤,去动荡的远方。”

一个寒夜,两个城市,无数的人,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次的离别固然不舍而悲伤,但是飞机上的人们心中没有恐惧和危险,他们在想着,航班会如何在祖国另一寸的目的地降落,明天的太阳会如何在祖国另一方的地平线上升起。

太好了,她想,毕竟他们的眼中的火光还一如既往。

这是第几天了?她想。

她知道,房间里的安宁仅属于她,不远处医院里的危机和忙碌是不曾停歇的。房间另一侧的窗户窗帘不曾合上,她好像看到那里的过道,来自不同地方的医疗团队在楼道间穿梭着,但她突然不觉得周围冷清,她记起女医生,她记起小护士,她记起老前辈,她记起他眼底沉静的芒寒色正……她看到窗外辽远的星光,稀疏却坚定,一颗一颗与记忆中的夜空相合,冷静而晶莹。

她却仿佛透过清冷的星光,看到明天英雄的太阳将如何升起,人们将如何开始大地上一天平凡的生活。

                                 指导老师:王臻



友情链接